建构区——一个融操作性、艺术性、创造性于一体的小小区角,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、意愿进行构思、构造。那些几何形体和辅助材料,经幼儿随意拼接、摆弄,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造型和熟悉的游戏情景。《0-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》指出:足够大的空间,对于建构区来说特别重要;积木建构区应该是半包围的区域,并远离室内的过道;为了提供丰富的建构经验,保证足够数量的积木,于是,我们构建了自由、开放的建构游戏环境。
在前期准备中,各班都不约而同做了一件事情:收集了许多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投放到建构区。于是我们发现:
现象一:材料多而杂乱
由于建构区需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,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。因此,教师往往会认为材料提供得越多越“充分”,孩子们建构的兴趣就越浓、热情就越高,建构的价值就越大。
现象二:材料不利于建构
在建构游戏中,我们还会碰到这样的情况,教师精心地准备好了建构材料,原以为幼儿会积极地按建构游戏计划进行建构,可是偏偏幼儿的兴趣就在玩材料上,从而使得建构活动止步不前,和原先的预设大相径庭。
严正声明:其他网站转摘本站原创文章须经本站同意授权,违者必究!如在本站发现有侵犯到作者版权的资料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确认处理。
电子信箱:1755044868@qq.com 文秘杂烩网